BBIN官方网站 > 办学特色 > 心灵之窗 >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编辑:    admin发布时间: 2014-04-19 00:0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2014423 下午BBIN官方网站高二年段师生680多人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张鹰老师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主题是“压力和竞争下学会和忧虑说再见”。列举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可行性强,引起师生共鸣,取得良好效果。(附:讲座稿)  

压力和竞争下学会和忧虑说再见  

    

高中阶段是学生转换到以升学为目标、以竞争为主的学习的转型时期,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较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各方面以及自己施加的压力和竞争环境的的巨大变化,给学生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使得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心理适应问题。这些适应不良表现在:   

1、过度焦虑  

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但进入重点高中后,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高中学习科目多,难度偏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高度焦虑的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认知操作水平,并因此而降低学习动机的强度。”有学生痛苦地对我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2、自满情绪  

主要是A型人格的学生,他们也许成绩很优秀,觉得在重点中学还能名列前茅,就很了不起。往往觉得自己优于别人,自己是周围人的主宰,所以操纵欲、支配欲极强,别人的行为稍不如意,就要横加干涉,自己要做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继续做下去,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有一位学生始终认为自己应该是属于另一所重点中学的佼佼者,因此显示出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自习课常常讲话,不喜欢上的科目就借故不上课,对教师和同学的善意批评不接受,甚至认为老师和同学故意针对他。   

3、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所致。面对高中大量的课程,高考的压力,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继续保持优势,甚至越学越好,有些学生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时,缺乏自信、心胸狭隘的学生就会因各种各样的竞争受挫而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故意制造事端,想令别人也不好过!   

4、厌学心理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厌学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觉得家庭条件好,反正父母会给我安排未来,学不学无所谓的;因看到其他同学不认真,随波逐流的;因为觉得自己因认为自己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认为自己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5.志气松懈,情绪失落  

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达到心理平衡。例如:罗××,男,17岁,高二学生,初中时虽然不是排在班前一、二名,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沉静、听话的好学生,成绩只排在班级的中下水平,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小罗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因此变得消沉,失落,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情绪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1.要正确辨识自我,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同学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授课,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2.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大部分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小学、初中优秀生,因此倍受老师、班主任的钟爱,经常得到的是表扬和奖励,但有时却制造了一些优秀生长处的副产品-------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来到新的学习环境,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重视做好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失措,心理失衡。教师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调节情绪的方法。  

    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  

些?   

  (1)、转移注意力。  

  ①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  

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  

  ②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  

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若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  

    

(2)、合理发泄情绪。  

  不知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电影时注意到这样的镜头没有:某人因有不良情绪,  

便跑到旷野、海边、山上无拘无束的喊叫,或者拼命地击打树木,或者狂奔。这就是合理发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可用以下几种方式:  

  1)宣泄:可以适当的哭一场、痛快地喊一回或者写日记。教师指导并强调:  

宣泄不能在语言或行为上攻击别人;  

  2)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好心情更离不开运动;  

  3)多参加娱乐活动,看搞笑片,多放声大笑(讲述我国“大笑运动”创始人张立新在广州、深圳举办欢笑俱乐部“笑遍天下”的事例;并举法拉第的故事:“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4)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算算你所得到的恩惠——不要去清点你  

的烦恼”)  

  5)制定快乐清单(如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让自己有成功的体验);  

 6)向亲朋好友倾诉。(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  

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3、学会控制情绪。  

  学会自我调控是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它可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能力。  

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情绪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这才是人之常情。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小说中有不少典故,像《BBIN集团官方网站》中周瑜怒不可遏,吐血而亡;《BBIN官方网站》中的范进是高兴而笑疯的;《BBIN集团官方网站》中林黛玉是哭死的;这些都是情绪过度的表现。  

所以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做到“喜怒有度”。否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这里只给大家介绍四种。  

①自我暗示法。  

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中,通过名人名言、警句或英雄人物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  

  ②深呼吸法。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  

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方法。  

  步骤:  

a.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  

b.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  

c.缓慢的用口呼气,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  

d.再重复三次以上。  

  ③、心理换位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  

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 家长和 老师的批评时,  

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  

  ④、升华转化法。  

就是要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和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2014年4月23